來源 | 微果醬(wjam123456)
作者 | 陳出木
短視頻賽道已經很久沒有新故事了。AI風起,會是老對手們的新機會嗎?
(資料圖)
在不久之前,直播短視頻賽道如日中天,流量神話屢見報端。而當前,數(shù)據(jù)縮水幾乎成為行業(yè)共識,AI成為被熱議的新貴。
互聯(lián)網(wǎng)歷來喜新厭舊,短視頻雙巨頭的“南抖音、北快手”也漸漸到了增長天花板,亟需新鮮事物輸送活力。所以,任何新的風潮都會成為相爭的奇點,AI顯然是下一個山頭。
01 201億播放的AI話題,能救得了瓶頸期的短視頻嗎?
抖音掛鉤AI這事兒被大范圍認知,得回到去年AI繪畫爆火的那一陣。
一個“AI繪畫”特效,讓全民都參與到了AI爆發(fā)的前夜。用戶只需要上傳一張圖或者直接拍一段視頻,就能收獲AI生成的二次元風格圖片。一時間掀起熱潮,讓抖音用戶初次感受到AI的娛樂性,以及流量。
據(jù)悉,AI繪畫特效話題下,抖音單日投稿量最高達724W。截止目前,#ai繪畫#話題已經累計201億次播放,#次元ai繪畫#話題播放量也達到48.4億次,其他AI繪畫相關話題也大部分以億或千萬計。帶了這些話題的視頻內容,點贊超百萬的也不在少數(shù)。
在AI繪畫爆火的期間,盡管此時抖音的AI仍然局限于特效,但也相當于降低了用戶對AI的認知和接觸門檻。
面對這樣的高熱度,隔壁快手也推出了類似的玩法。其話題#Ai繪畫#的播放量超50.7億,#次元世界AI快穿#更是累計高達111億次播放。雖然數(shù)據(jù)不比抖音,但是按照兩個平臺的體量來說,這樣的效果已經足以證明AI在全民層中的普遍走紅。
彼時,快手還趁熱推出了官方活動。比如播放數(shù)據(jù)最好的話題#次元世界AI快穿#,快手表示提供“保底流量曝光+快手熱榜+快手搜索TOP10+話題頁前排”的利好,引導用戶使用官方視頻編輯App“快影”,并提供階梯式的流量激勵。
在平臺和用戶的共同推動下,AI繪畫以特效的形式在短視頻賽道刮起了風暴,讓大家看到了短視頻這種內容載體融合新技術的可能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對賽道保持活力的信心。
但不像一杯生椰拿鐵就能夠救下瑞幸,對于處在瓶頸期的短視頻來說,僅僅是特效還不夠,用戶對AI的期待不止于此。
所以,AI繪畫只是一個追熱點的功能,抖音快手在AI一道上尚未開始真正的短兵相接,但已經能看到相互較勁下的洶涌暗潮。
02 短視頻的兵家必爭之地——AI
作為先火起來的玩法,AI繪畫的底層邏輯是AI大模型的落地應用。
2021年1月,如今這場AI狂歡的締造者——OpenAI發(fā)布了DALL·E大模型。隨后,字節(jié)跳動智能創(chuàng)作團隊開始跟進相關技術,并在Stable Diffusion發(fā)布后啟動了AI繪畫的項目。
根據(jù)公開資料,字節(jié)跳動是在Stable Diffusion開源模型的基礎上,用十億規(guī)模的數(shù)據(jù)集訓練出通用型和動漫風格兩種模型。
除了在AI繪畫上落地,抖音官方的視頻編輯工具“剪映”也早早推出了AI配音功能,用戶輸入字幕后即可選擇“文本朗讀”自動配音。
顯然,目前AI之于抖音更多是發(fā)揮輔助工具的作用,以便捷操作和新鮮玩法吸引用戶,達到流量轉化的目的。
但無論抖音,還是快手,它們都明白,C端的生意總是像撿鋼镚,B端才是更大的金礦。
在6月9日,有消息稱抖音正在內部測試一款AI對話類產品,名字暫定為“Grace”。對此,官方回應稱,Grace是一個AI對話類測試項目的內部代號,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僅用于內部體驗測試。
還沒等來Grace,旗下的火山引擎便在6月28日發(fā)布大模型服務平臺“火山方舟”,面向企業(yè)提供模型精調、評測、推理等平臺服務,目前集成了百川智能、出門問問、復旦大學MOSS、智譜AI等多家大模型,并已啟動邀測。據(jù)悉,抖音集團內部已有十多個業(yè)務團隊試用“火山方舟”,使用場景包括代碼糾錯、文本分類、總結摘要、數(shù)據(jù)標注、歸因分析等。
就此來看,火山方舟更像是一個大模型市場,任用戶選用。
而實際上,早在今年四月,張一鳴就在公開信中提到,字節(jié)跳動無法錯過AGI(通用人工智能),他確信AGI是抖音TikTok在全球發(fā)現(xiàn)新的增長機遇不可或缺的伙伴,它可以解決字節(jié)跳動的第二曲線增長困境。
掌舵者對大局的判斷,決定了巨輪的航向。抖音對AI的重視,以及將其視為產品增長、熬過瓶頸期的希望,從最近的人事調動也可見一斑。
根據(jù)“Tech星球”消息,就在一周前,抖音社交負責人陸游調崗至大模型團隊擔任相關負責人,向大模型團隊負責人朱文佳匯報。另外,字節(jié)內部正在研發(fā)新的大模型項目,代號“O”。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對抖音社交項目做出過貢獻的負責人,陸游曾經孵化出重要服務“抖音時刻”,其轉向大模型業(yè)務恰好說明了公司重心的傾斜。
另一邊,早在2019年,快手就曾經因為“萌面Kmoji”功能火過,可以將視頻中的人物頭像變成卡通風格。
快手的Y-tech團隊還把AI技術融合進各種各樣的魔法表情特效中,
至今年的3月29日,在快手的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yè)績電話會上,快手創(chuàng)始人兼CEO程一笑表示,快手在大規(guī)模語言模型(LLM)、多模態(tài)預訓練大模型、智能創(chuàng)作工具等方面已有技術沉淀,目前啟動專項,覆蓋LLM模型訓練、文案自動創(chuàng)作與生成、對話系統(tǒng)開發(fā)、跨模態(tài)內容生成等。
生成式AI與快手的業(yè)務場景有非常豐富的結合點及巨大的價值潛力,公司將合理配置人力和資源,長期投入到相關技術的創(chuàng)新突破,以及與業(yè)務的有機融合之中。
在兩個月后的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程一笑透露,快手已經組建大模型研發(fā)團隊,當前模型還處于訓練階段,暫未有明確的對外發(fā)布計劃。
但其闡述了對于AI在短視頻領域落地的方向思考:
? 搜索優(yōu)化:類ChatGPT模型可以拓展搜索邊界,從當前的站內短視頻搜索拓展到全網(wǎng)搜索;通過內容生成的方式帶來更好的搜索摘要和問答,提升用戶的搜索體驗。
? 輔助生成圖文視頻:降低創(chuàng)作門檻,提升作品的質量和多元化,包括輔助生產場景下的故事劇本、電商場景下的商品文案及圖片、增長場景下的Push文案、商業(yè)化場景下的廣告文案以及AI魔表特效等。
? 推薦算法優(yōu)化:幫助提升對于短視頻和直播內容的理解,從而在推薦算法側做出更好的匹配,提升內容推薦的ROI。
以上雖然是快手的設想,但其實囊括了當前AI技術在短視頻領域的基本應用情況和短期發(fā)展方向,放諸其他短視頻平臺也同樣適用。
被馬化騰稱為“全場希望”的視頻號,也同樣在期待AI。
3月22日,騰訊發(fā)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2022年全年研發(fā)開支超600億元,較2021年的518億元進一步增長。其中還提到,騰訊正在投資于人工智能的能力和云基礎設施,以擁抱基礎模型的趨勢。
在騰訊總裁劉熾平看來,AI以及大模型AI對于騰訊整個業(yè)務來說是一個增長的擴大器,一直有利用AI技術去提升包括短視頻在內的業(yè)務的效率,且看好用AI創(chuàng)造內容以及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兩個方面將為騰訊帶來的優(yōu)勢。
03 寫在最后
AI對于短視頻平臺來說,意味著技術沉淀和應用創(chuàng)新。
在過去長時間的發(fā)展中,已經在AI方面有技術積累的必然有先手優(yōu)勢。而當前很可能是AI技術沉淀的最后一個窗口期,在不遠的未來便得真刀真槍碰一碰了,
另一方面,AI技術如何與產品做結合,或者說如何生出新的應用,則是各方必須提前思考、盡快搶占的流量洼地。
當前仍然算是AI技術日新月異發(fā)展的原始時期,如何在短視頻領域把握這個全新風口,或將決定下一個異軍突起的王者是誰。
既然平臺加碼AI是必然,我們從業(yè)者擁抱AI便是剛需。現(xiàn)在可能還未見真章,但當AI悄悄成熟時,就能迅速決出高下,平臺如此,我們亦然。
標簽: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