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押注茅臺的神秘私募“金匯榮盛”又現(xiàn)身了!
金匯榮盛身上一直有著神秘、低調、多金等多個標簽,曾因大手筆重倉貴州茅臺開始進入大眾視野被投資者熟知。
或許是嘗過梭哈茅臺的甜頭,這次金匯榮盛旗下基金又集中重倉梭哈了一家公司。
1
百億重倉茅臺
這家低調多金的私募,近期曝光斥10億買入鋰礦巨頭贛鋒鋰業(yè)。不過由于今年以來A股大幅波動,贛鋒今年已下跌17%,該產品或浮虧2億。
追溯歷史,在2019年第二季度,金匯榮盛旗下的金匯榮盛三號進入茅臺的十大流通股東股東之列,持股數(shù)量為341.34萬股。
彼時茅臺剛經歷了資本市場上對其2018年三季度業(yè)績的“質疑”導致的回撤,股價從741元/股下跌至458元/股。2019年二季度剛好爬出深坑,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
新高之后,金匯榮盛繼續(xù)加倉。從2019年第四季度開始,金匯榮盛連續(xù)加倉了茅臺,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其持股數(shù)量為416.09萬股。
從2019年第二季度至2020年年底,茅臺股價一路暴漲,期間漲幅超過138%。在“核心資產”狂歡盛宴下,金匯榮盛業(yè)績暴漲。
然而,金匯榮盛的野心不止于此,2021年繼續(xù)在茅臺高位加倉。
2021年二季度,金匯榮盛加倉1萬股,三季度加倉59萬股,四季度加倉31萬股,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金匯榮盛共持有592.94萬股。
超過最大的行業(yè)指數(shù)基金招商中證白酒指數(shù)(LOF)A,也超過知名基金經理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以及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
以茅臺昨日的收盤價1809元/股來計算,金匯榮盛持倉市值超過100億元。
重倉梭哈或許能帶來短暫的超額收益,但其背后的風險卻不容小視。
隨著2021年年初白酒股大跌,抱團瓦解,資本狂歡后,只剩一地雞毛。茅臺也進入頹勢,在8月20日股價觸及年內股價最低點1525元,期間回撤超40%。
金匯榮盛業(yè)績也開始走下坡路,在該年8月20日,回撤幅度超過51%。
現(xiàn)如今,金匯榮盛的身影又再次出現(xiàn)在贛鋒鋰業(yè)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
截至2021年年底,“金匯榮盛融誠興盛一號”以715.44萬股成為贛鋒鋰業(yè)第八大流通股東。
贛鋒作為鋰概念龍頭老大,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熱銷,其股價在資本市場水漲船高,業(yè)績同樣出現(xiàn)大幅增長。
但金匯榮盛青睞贛鋒的時點正是在其股價短期高點,四季度贛鋒股價最高為179.9元,最低為130元。保守估計,金匯榮盛的持倉市值近10億。
然而,2022年黑天鵝不斷涌現(xiàn),A股持續(xù)調整,贛鋒的股價也在不斷下探,若按照昨日收盤價117元/股,金匯榮盛或浮虧近2億。
根據(jù)2022年1月21日最后一次披露,持倉贛鋒的金匯榮盛一號回撤率達到21.36%。
2
冠軍魔咒
無論公募私募,過往的確有不少基金的核心產品選擇梭哈或重倉單個賽道,甚至單只個股。
近幾年,A股市場持續(xù)呈現(xiàn)結構化行情,市場風格頻繁切換,如果一只基金成功押寶當年的“風口”賽道,就獲得了登上領獎臺的門票。
以2021年為例,公募基金冠軍崔宸龍正是因為提前埋伏新能源而賺的盆滿缽滿,其管理的前海開源公用事業(yè)行業(yè)股票基金、前海開源新經濟混合基金分別以119.42%、109.36%的收益,均位居同類基金第一,成為2021年股混“雙料冠軍”。
2021年是雙碳元年,氫能源也是趁勢火了一把,“氫能源龍頭”美錦能源在一年內暴漲142.96%。
國泰、招商、興全、國富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產品分別不同程度的增持美錦能源。但不得不說,還是廣發(fā)基金最有眼光。
美錦能源2021年一季報顯示,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扎堆出現(xiàn)了5只廣發(fā)系基金,分居第2、3、6、9、10股東,均是新進或增倉。合計持有超過2.4億股,占流通股比例近6.5%。
值得注意的是,這5只廣發(fā)系基金中,前4只的基金經理都是王明旭,簡直有“一把梭哈”的架勢,這回是真的“吃大肉”了!
這種“押寶式”的集中持股,能不能讓基金經理成為常勝將軍?需要經過市場的“洗禮”。
前兩年因為市場流動性較好,所以All in的投資風格勝率較高。但一旦市場風格出現(xiàn)切換,凈值往往會出現(xiàn)大幅度下跌,給新入局的投資者帶來巨額浮虧。
還是以崔宸龍為例,現(xiàn)階段新能源板塊持續(xù)回撤,前海開源公用事業(yè)基金,自2022年開年以來,一季度下跌21.65%。
昔日風光無限的私募基金創(chuàng)勢翔,其創(chuàng)始人為基金經理黃平。
在2013年至2015年,小盤股迎來瘋狂炒作,在2013年,35歲的黃平,以125.55%的收益率,力壓徐翔,首次問鼎年度私募冠軍寶座。
不僅如此,在2014年,以300.80%的超高收益,成功衛(wèi)冕冠軍寶座,成為私募界首個兩連冠。
在2016年,黃平依然延續(xù)著過往操作判斷,偏向以事件驅動為主的短線模式。
但是,市場是不斷轉變的。彼時,創(chuàng)勢翔斥巨資2.34億元投資了欣泰電氣,想延續(xù)借殼資源炒作模式,賺取差價。
然而,欣泰電氣因欺詐上市和虛假信息披露,之后遭到強制退市,創(chuàng)勢翔的上億資金一夜蒸發(fā)。
雪上加霜的是創(chuàng)勢翔還被證監(jiān)會查出涉嫌操縱證券市場。不僅如此,還被沒收了2000萬違法所得和6200萬的罰款。自此之后,創(chuàng)勢翔逐漸銷聲匿跡。
顯然,“冠軍魔咒”也成為眾多基金想贏得長期收益的一道坎。
因此,在選擇基金經理時,投資者也應拉長視角,選擇一些能夠在長期市場波動中持續(xù)給投資者帶來收益的基金經理,而非一味追逐“冠軍基金”。
投資行業(yè)真正的明星是壽星,而不是流星。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