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鋼筋混凝土約2551Kg/m3。
2、鋼筋混凝土中的受力筋含量通常很少,從占構件截面面積的1%(多見于梁板)至 6%(多見于柱)不等。鋼筋的截面為圓型。在美國從0.25至1英尺,每級1/8英尺遞增;在歐洲從8至30毫米,每級2毫米遞增;在中國大陸從3至40毫米,共分為19等。
3、在美國,根據(jù)鋼筋中含碳量,分成40鋼與60鋼兩種。后者含碳量更高,且強度和剛度較高,但難于彎曲。在腐蝕環(huán)境中,電鍍、外涂環(huán)氧樹脂、和不銹鋼材質的鋼筋亦有使用。
(相關資料圖)
4、在潮濕與寒冷氣候條件下,鋼筋混凝土路面、橋梁、停車場等可能使用除冰鹽的結構則應使用環(huán)氧樹脂鋼筋或者其他復合材料混凝土,環(huán)氧樹脂鋼筋可以通過表面的淺綠色涂料輕松識別。
5、擴展資料:
6、一、特性
7、混凝土是水泥(通常硅酸鹽水泥)與骨料的混合物。當加入一定量水分的時候,水泥水化形成微觀不透明晶格結構從而包裹和結合骨料成為整體結構。通?;炷两Y構擁有較強的抗壓強度(大約 3,000 磅/平方英寸, 35 MPa)。
8、但是混凝土的抗拉強度較低,通常只有抗壓強度的十分之一左右,任何顯著的拉彎作用都會使其微觀晶格結構開裂和分離從而導致結構的破壞。而絕大多數(shù)結構構件內部都有受拉應力作用的需求,故未加鋼筋的混凝土極少被單獨使用于工程。
9、二、工作原理
10、鋼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質決定的。首先鋼筋與混凝土有著近似相同的線膨脹系數(shù),不會由環(huán)境不同產(chǎn)生過大的應力。其次鋼筋與混凝土之間有良好的粘結力,有時鋼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間隔的肋條(稱為變形鋼筋)來提高混凝土與鋼筋之間的機械咬合。
11、當此仍不足以傳遞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拉力時,通常將鋼筋的端部彎起180 度彎鉤。此外混凝土中的氫氧化鈣提供的堿性環(huán)境,在鋼筋表面形成了一層鈍化保護膜,使鋼筋相對于中性與酸性環(huán)境下更不易腐蝕。
12、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鋼筋混凝土
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標簽: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