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22年11月1日,北京大學醫(yī)學部與諾輝健康(6606.HK)舉行中國泛癌種早篩早診隊列PANDA研究項目(Pan-cancer Early Detection in China,簡稱“PANDA”)啟動和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北大醫(yī)學部副主任王嘉東和諾輝健康首席科學家陳一友代表合作雙方簽約。喬杰與朱葉青見證簽約儀式并為北大醫(yī)學-諾輝健康聯合實驗室揭牌。
中國泛癌種早篩早診隊列PANDA研究項目是全球首個覆蓋DNA、RNA和蛋白質全維度以實現液體活檢泛癌種篩查和早期診斷的突破式創(chuàng)新。研究通過對血漿游離DNA、RNA和蛋白質的大規(guī)模鑒定,發(fā)現具備高診斷性能的癌癥診斷標志物,結合大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開發(fā)能夠早期診斷中國高發(fā)癌癥的檢測技術和算法。
PANDA項目主要研究者由喬杰擔任,將以北京大學醫(yī)學部作為牽頭單位,聯合其附屬10家三甲醫(yī)院,通過大隊列人群研究以驗證基于多組學分子標志物的液體活檢泛癌種早篩早診技術,覆蓋包括肺癌、結直腸癌、胃癌、肝癌、宮頸癌、乳腺癌、食管癌、前列腺癌等超過20種中國高發(fā)癌癥,其中15種癌癥國際或國內臨床指南尚無明確有效的篩查手段。
諾輝健康計劃6年完成PANDA項目,總投入預計超過2億元人民幣,納入5萬名受試者。研究計劃分為4個階段性研究:首期算法模型建立階段(PANDA-1)回顧性入組7,500人;模型優(yōu)化定型階段(PANDA-2)回顧性入組5,000人;模型獨立驗證階段(PANDA-3)前瞻性入組1.75萬人;真實世界隊列研究階段(PANDA-4)入組2萬人。
目前,美國主流泛癌種早篩早診研究集中在血漿游離DNA甲基化,其片段大小和末端序列的核心專利技術被Grail、Exact Sciences和Guardant Health等國際公司所擁有。PANDA研究項目基于諾輝健康獨立知識產權的STAR-seq技術平臺,以跨越式創(chuàng)新突破現有技術的瓶頸,大幅提升泛癌種篩查和早期診斷的靈敏度,以期為真實世界的臨床需求提供更可靠的解決方案。
STAR-seq是諾輝健康自主研發(fā)的cfRNA(cell-free RNA)和ctDNA(circulating tumor DNA)片段組學技術,在前期探索性研究中已經表現出優(yōu)越的檢測性能和對早期癌癥篩查和早期診斷的高靈敏度,具備明確的國際創(chuàng)新優(yōu)勢。
李子禹在專題學術報告中談到,“除了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和宮頸癌,目前大部分癌癥尚沒有推薦的篩查方法,且部分篩查方法存在侵入性和操作不便等問題,人群對篩查的依從度較低。PANDA項目對逐步證實中國人群泛癌種早篩的可行性,提高癌癥生存率,降低癌癥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的臨床及社會價值?!?/p>
“癌癥是極其復雜的重大疾病,很難從單一維度實現早期且可靠的早篩早診。一管血查超過20種高發(fā)癌癥,幫助受檢者在沒有癥狀的早期發(fā)現問題,并通過有效的組織溯源盡快確診,是PANDA項目的研究使命。我們需要堅持科學有依據,臨床能驗證,在未來6年拿出扎實的數據?!标愐挥驯硎?。
癌癥篩查和早診的多組學研究是生物科技研發(fā)的最前沿,也是國際公認的未來發(fā)展趨勢。從“中國癌癥早篩第一證”常衛(wèi)清,到肝癌早篩產品苷證清、宮頸癌早篩產品宮證清,諾輝健康打造了堅實的多組學研發(fā)平臺并不斷夯實領跑行業(yè)的優(yōu)勢。
2021年9月,諾輝健康在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學術年會(CSCO)上發(fā)布全球首個“全生命法則”肝癌早篩分子檢測苷證清的預研數據結果。苷證清應用分子生物學“中心法則”的多組學檢測創(chuàng)新,首次實現對“中心法則”中DNA、RNA和蛋白質三個維度的全覆蓋,只需用戶一管10ml血液樣本,即可通過提取ctDNA和cfRNA,經高通量測序,結合多重蛋白檢測,經專利人工智能算法,得到專屬的摩爾積分MOLAR Score(Multi-Omics Liver cAnceR Score),輸出最終的陰陽性判斷。苷證清TM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均達到97.9%。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