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杭州亞運會公眾售票官網(wǎng)正式上線,部分項目開始預售。本次亞運會新增項目電子競技不在本次售賣之列,官方公告顯示,電競項目是目前唯一需要抽簽才能買到的項目。隨著杭州亞運的臨近,最近幾個月亞運電競的熱度不小,風波也不少,一起來盤點盤點吧。
(資料圖)
“涉賭”風波
7月3日,上海市公安分局發(fā)布的一則行政處罰引發(fā)了電競?cè)Φ年P注,公告顯示被處罰人為“喻*波”,而本次亞運英雄聯(lián)盟項目選手名單正好有一位選手名為喻文波,加上曾經(jīng)英雄聯(lián)盟賽事確實有假賽及涉賭風波,結(jié)果引發(fā)了大量網(wǎng)友的討論和猜測,隨后該選手所在俱樂部發(fā)文稱“喻*波”并非喻文波,本來這事到此應告一段落,結(jié)果第二天國家電競集訓隊就發(fā)布公告,稱選手喻文波身體原因退賽,再次引發(fā)輿論風波。
對于這件事,網(wǎng)上普遍有三個觀點:一、涉賭人員確實是喻文波,“因身體原因退賽”是給其體面;二、涉賭人員不是喻文波,但因為本次事件承受了巨大的輿論壓力,心理承受不住選擇退出;三、喻文波患有疾病,因長期服用藥物導致藥檢過不去,因此退賽。
兩次“退出”風波
原先杭州亞運會電競項目共有八項,而中國隊只參加了其中六個項目,這是為什么呢?首先,是因為網(wǎng)易暴雪分手,《爐石傳說》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導致項目被開除;另一個是《街霸5》,知情人士透露,早些時間的“韻味杭州”亞運測試賽中還保有《街霸5》項目(未對公眾開放),但到了最終中國隊還是選擇了不參加。
這個問題稍微復雜一點,根據(jù)電競亞運隊的選拔規(guī)則,隊員名單是要這個游戲的開放商/國內(nèi)代理運營商推薦的,而《街霸5》的開發(fā)商卡普空是家日本公司,游戲國內(nèi)代理商則只管賣不管運營。其實國內(nèi)并非沒有優(yōu)秀的《街霸5》選手,只是由于開放商及代理商問題導致這支隊伍未能組建起來。
當然也怪不得卡普空,因為今年《街霸6》已經(jīng)發(fā)行,并且還登上了奧林匹克電競周成為表演項目,這家公司的工作重心顯然已經(jīng)在新游戲上了。兩次“退出”風波反映出一個現(xiàn)實問題,游戲公司對于游戲本身及相關賽事?lián)碛袠O大的控制力,游戲公司退出了,項目取消;游戲公司不推薦人,就不組建隊伍了。換言之,即使《爐石傳說》不被開除,中國隊恐怕也難以參加,因為游戲在中國大陸已經(jīng)沒有代理商了,而指望美國暴雪公司來推薦中國選手,根本不靠譜。
“游戲”風波
自亞運接納電子競技為正式項目后,爭論就一直沒有停止過,‘殘害青少年’、“游戲怎么可以進入亞運會”等等,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平心而論電子競技不被認可并不是因為各種風波鬧劇,在傳統(tǒng)體育圈,比如足球、籃球這些大項近年來搞出的風波鬧劇有過之而無不及,但不能撼動運動本身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說到底還是老生常談的沉迷問題,有多少沉迷游戲的青少年就會有多少痛恨游戲的父母,這一點無論電競行業(yè)怎么發(fā)展都不會改變。完全將青少年沉迷游戲推到自控不足、父母監(jiān)管不利肯定是不對的,有些游戲廠商確實應該想一想,為什么自家的游戲就那么吸引青少年?為什么一天鬧到晚鬧出未成年大額充值問題?游戲越吸引人,游戲越容易沉迷,廠商肯定越容易賺到錢,但凡事不能沒有底線。
最后說幾句電競?cè)電W,目前看是大勢所趨,但入奧的不大可能是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這些游戲。上個月奧林匹克電競周向我們展示了游戲的“另一面”,以《虛擬跆拳道》比賽為例,中國選手吳靜鈺通過頭戴式vr設備以及身上的感應裝置,與對手在虛擬世界比賽。比賽不需要電腦和鼠標,而是需要身體素質(zhì)和跆拳道技巧,未來入奧的可能是類似的能讓人“動”起來的游戲。
這類游戲不用擔心沉迷問題,雖然是隔空對戰(zhàn),但沒人能連續(xù)打幾個小時跆拳道。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姜天圣
標簽: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