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神經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病因迄今未明,已上市藥物非常有限,且多以改善臨床癥狀為主。阿爾茨海默病創(chuàng)新藥研發(fā),被稱為藥物研發(fā)“死亡谷”。多年來,不少跨國藥企在該領域藥物研發(fā)上折戟,卻研發(fā)熱情不減。
1月8日傳來好消息,衛(wèi)材和渤健宣布,根據加速審評通道,美國食藥監(jiān)局(FDA)已批準侖卡奈單抗100mg/mL注射液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該藥是近20年來第三款獲批上市的阿爾茨海默病創(chuàng)新藥,也是靶向β淀粉樣蛋白的第二款創(chuàng)新阿爾茨海默病療法。
【資料圖】
第三款AD創(chuàng)新藥獲加速審批上市
在侖卡奈單抗獲批之前,2003年以來,僅有兩款AD創(chuàng)新藥獲批上市,除在國內附條件獲批上市的綠谷制藥九期一外,還有渤健/日本衛(wèi)材的AD藥物Aducanumab。
Aducanumab是基于“淀粉樣蛋白假說”,淀粉樣蛋白(Aβ)聚集于大腦皮層達到一定量之后,會誘發(fā)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引起腦細胞死亡。在該藥獲批時,F(xiàn)DA內部的意見并不一致。有專家表示,臨床試驗數據無法決定性地證明Aducanumab可以延緩患者的認知功能衰退。Aducanumab獲批上市后,銷售業(yè)績慘淡,且在“美國醫(yī)?!眻箐N上受到嚴格限制。據渤健披露的三季度財報顯示,Aducanumab前三季度銷售額累計僅200萬美元,其中第三季度銷售額僅30萬美元。
此次通過加速審批通道獲批上市的侖卡奈單抗,同樣是基于“淀粉樣蛋白假說”。渤健和衛(wèi)材披露的信息顯示,該藥是一種針對聚集的可溶性(“原纖維”)和不溶性β淀粉樣蛋白(Aβ)的人源化免疫球蛋白γ1(IgG1)單克隆抗體。數據表明,侖卡奈單抗會減少Aβ斑塊在大腦中的累積,而Aβ斑塊是AD的關鍵病理學特征。
在去年11月29日-12月2日舉行的第15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大會上,衛(wèi)材/渤健發(fā)布該藥的大型全球三期驗證性Clarity AD臨床研究的結果顯示,在認知和功能、疾病進展、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以及照料者負擔等方面的多項指標表明,經侖卡奈單抗治療,可能為患者、照料者、臨床醫(yī)生和社會帶來積極的益處。
渤健披露的信息顯示,侖卡奈單抗的治療應在輕度認知障礙或輕度癡呆階段的患者中開始,也就是在臨床試驗中開始治療的人群。截至目前,還沒有關于在疾病的更早或更晚階段開始治療的安全性或有效性數據。衛(wèi)材公開表示,基于Clarity AD的數據,將迅速向FDA提交補充生物制劑許可申請,以便在傳統(tǒng)途徑下進行審批。
眾多藥企布局,AD創(chuàng)新藥可期
盡管禮來、武田制藥、默沙東、輝瑞、羅氏等跨國企業(yè)均在AD創(chuàng)新藥研發(fā)上折戟,AD治療領域巨大的市場依然吸引著有實力的企業(yè)投身研發(fā)。
此前至少已有兩款AD藥物研發(fā)折戟的禮來,在研Aβ單抗Donanemab在2021年6月獲得FDA的突破性療法認定,2021年10月啟動在FDA的滾動上市申請,以尋求加速批準。2022年4月8日,該藥在中國申報的臨床試驗申請也已經獲批,今年1月9日,國家藥監(jiān)局官網公示顯示,該藥擬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用于治療早期癥狀性AD。2023年年初,Donanemab將迎來FDA的評審。
據去年年底禮來在第15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大會上披露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Donanemab頭對頭渤健已獲批藥物Aducanumab的三期臨床TRAILBLAZER-ALZ 4研究結果顯示,Donanemab實現(xiàn)更佳的淀粉樣蛋白斑塊清除率,而并未帶來更高的不良反應ARIA(淀粉樣蛋白相關影像學異常)發(fā)生率。安全性方面,兩者差別不大。該研究只是禮來針對Donanemab開展的5項證明療效和安全性的研究之一,業(yè)內也期待后續(xù)結果能帶來更積極的信號。Donanemab是靶向β淀粉樣蛋白N3pG的抗體藥物,曾位居2022年最受期待上市藥物榜首。此前業(yè)內曾預計,侖卡奈單抗和Donanemab的審評結果將影響整個Aβ機制阿爾茨海默病藥物研發(fā)走向。
國內方面,除綠谷制藥已在國內附條件獲批上市的九期一外,恒瑞醫(yī)藥(600276)、海正藥業(yè)(600267)、通化金馬(000766)、東陽光(600673)藥等企業(yè)也在布局AD創(chuàng)新藥。其中,通化金馬的1.1類新藥琥珀八氫氨吖啶片在國產新藥中的研發(fā)進度較為領先。據通化金馬2022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繼續(xù)推進琥珀八氫氨吖啶片三期臨床試驗,藥學研究寂靜結束,完成藥學資料,臨床臨近揭盲統(tǒng)計。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