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記者了解到,對比今年2月股價的高點27.05港元,僅半年多時間,港股公司呷哺呷哺(00520.HK)已跌去超77%,截止發(fā)稿,報6港元,總市值65.13億港元。
股價下跌受多重因素影響,除最近消費板塊整體一蹶不振之外,呷哺呷哺的轉型失敗、管理層頻繁動蕩等也都簡介成了導致其業(yè)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呷哺呷哺何以淪落至此?那個曾風靡北方的“臺式小火鍋”還能回來嗎?
利潤下滑不達預期
曾經(jīng)需要排隊才能吃上的火鍋,如今到了飯點也只稀稀拉拉不多的客流。不少網(wǎng)友開始懷念在呷哺30-40元就能安排上火鍋的日子。時過境遷,如今,呷哺呷哺隨便一個單人套餐就是六七十元。
伴隨著呷哺客單價持續(xù)走高的,還有其不斷擴張之路。六年前,呷哺憑借200家門店成為登陸港股的“中國火鍋第一股”,門店數(shù)量大幅增長,2016年,呷哺呷哺進入了發(fā)展的高峰期,平均每四天就新增一家門店。
隨后2017年,賀光啟宣布,呷哺呷哺將對標星巴克,從大眾消費的“快餐”轉向中高端市場為導向的“輕正餐”。
然而,從公司業(yè)績來看,這一轉型似乎并不順利。呷哺呷哺2019年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60.3億元,同比增長27.4%;凈利潤2.88億元,同比減少37.7%。2020年,受疫情影響,公司營收也開始縮水,歸母凈利潤跌到了183.7萬元,同比下降99.36%,離虧損僅一步之遙。
在7月底公布的盈利預警中,呷哺呷哺表示預期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約59%,相較于上一年同期凈虧損大幅收窄,但仍然未能實現(xiàn)盈利,預期虧損介乎約人民幣4千萬元至人民幣6千萬元之間。
關店200家忙“止血”
關于利潤下降的原因,于8月19日,重新上任CEO才2個月的呷哺呷哺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賀光啟表示,虧損的原因是部分門店出現(xiàn)了嚴重的選址、管理、定位的錯誤,因此決定今年不再拓展門店,并作出關閉200家門店的決定,公司斷臂止血“為的是持久的經(jīng)營”。
這200家門店是否包括廣州地區(qū),呷哺呷哺集團并未回應。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底,呷哺呷哺在中國24個省份及自治區(qū)的130個城市以及3個直轄市擁有及經(jīng)營1061間呷哺呷哺餐廳。此次關店涉及了公司約1/5的門店。
同時,對于客單價走高的問題,賀光啟表示,未來將重啟呷哺呷哺大眾消費的定位,向二三線下沉市場持續(xù)擴張,客單價保持在60元以內,新一代的門店也仍以“單鍋”和“吧臺”為主。
不過,隨著海底撈、小龍坎等大量品牌在火鍋賽道中搏殺,性價比驟降,定位尷尬的呷哺呷哺,如何反內卷,值得深思。(文/十一)
熱門
關于我們| 廣告報價| 本站動態(tài)|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所有| 信息舉報|
聯(lián)系郵箱:905 144 107@qq.com
同花順經(jīng)濟網(wǎng) 豫ICP備20014643號-14
Copyright©2011-2020 m.09115.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