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國際市場,發(fā)生一件大事,8月2日,就在美國財政部發(fā)布7-9月期間預計將借入1.007萬億美元凈可售債券(遠遠超過5月預估水平2740億美元)之際,國際三大評級公司之一的惠譽宣布將美國的長期評級從“AAA”下調至“AA+”,展望穩(wěn)定。這也是時隔12年,美國AAA最高信用評級再次遭下調。
(資料圖)
惠譽給出的理由是基于美國未來三年預計的財政惡化情況,以及不斷增長的政府債務負擔?;葑u預計美國政府總體赤字將從2022年的3.7%上升至2023年的6.3%,惠譽稱,與大多數同行不同,美國政府缺乏中期財政框架,預算編制過程復雜。這些因素,加上幾次經濟沖擊、減稅和新的支出計劃,導致過去10年債務連續(xù)增加。
不同于2011年8月標準普爾下調美國信用評級時的金融市場反應,如美股持續(xù)暴跌,黃金因市場極度恐慌避險而跳漲并于數周后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本次惠譽下調美國評級后市場反應平平,美股小幅下跌,避險資產黃金以及中長期如十年期美債反遭遇拋售。
一些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主要由于惠譽在5月份就已將美國的“AAA”評級,列入了降級觀察名單,并警告未來數月下調美國的信用評級,市場已有所準備,且惠譽在官宣前與美國政府進行了提前溝通。這也再次提醒投資者歷史雖喜歡壓著相似的韻腳,但從不簡單重復,在投資決策中不能以歷史情景簡單復制到現實邏輯中。
也有觀點認為,這是惠譽評級公司和拜登政府在演雙簧,目的是讓美股降降溫,讓中長期美債價格維持在低價區(qū)間以吸引國際買家。甚至在簡中自媒體上瘋傳一則未經證實的消息,說的是美國無法償還日本7月到期的2000多億美元國債,已構成實質違約,雖然美國控制輿論可以阻止主流媒體報道,但瞞不過惠譽這樣的財經局內人,因此遭遇評級下調。
在筆者看來,盡管此事件短時并未給金融市場造成劇烈沖擊,但不意味著風波已經過去,恰恰相反,它在全球金融市場埋下了一顆隨時可能引爆的“閃雷”。
信用評級遭下調后,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第一時間表示非常不認同惠譽下調美國評級的決定,惠譽下調評級是“武斷的”和“不合時宜的”,基于過時的數據。美國白宮官員稱,惠譽的決定荒謬且毫無根據,我們與惠譽在評級下調決定之前進行過會晤,表達了我們的不滿,美國目前的財政邊緣政策是有問題的,但并非新問題,預計借貸成本不會受到影響。
同一天,據CNN報道,白宮新聞秘書卡琳·讓-皮埃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白宮強烈反對這一決定”。美國國會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將評級下調歸咎于眾議院的共和黨人,他在一份聲明中說:“共和黨人不計后果的邊緣政策和對債務違約的輕率態(tài)度給美國帶來了負面影響?!?/p>
報道稱,上一次美國信用評級被國際主要評級機構下調發(fā)生在2011年。當時,標準普爾將美國信用評級的評級下調至“AA+”,標準普爾當時的做法對市場產生了巨大影響,導致股市大幅下跌,債券收益率上升。在2011年美國信用評級下調后,標準普爾維持了對美國的AA+評級,而另一家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目前仍維持美國的“AAA”評級。
CNN稱,惠譽降低美國信用評級的做法可能打擊美國國債在國際市場的表現,這可能對美國社會的各個層面產生負面影響。
首先,主權信用評級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債務違約風險,評級越高,借貸成本越低,反之亦然。其次,主權信用評級的變化會影響該國的政府債券收益率、利率水平、匯率走勢等金融市場變量,進而影響該國的經濟活動和增長。其次,影響國際聲譽。主權信用評級也是一個國家的信用卡,評級越高,國際聲譽越好,反之亦然。主權信用評級的變化會影響該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以及與其他國家和機構的合作關系。再者,影響投資者信心,尤其對投資者持有中長期美債的信心是一種打擊。
面對美國政府各部門的強烈反應,惠譽董事作出了回應,稱惠譽在決定下調美國評級之前,與美國財政部舉行了會議,關于美國降級的最終決定是在周一做出的,導致降級決定的關鍵因素是財政和債務方面的惡化,以及治理問題,政府治理惡化使市場對政府解決財政和債務問題的能力缺乏信心。
在惠譽的立場看,1913年創(chuàng)辦以來,對于評級有自己的一套標準,不管是基于權威的樹立還是處于對客戶的保護需求,不能因為你是美國就要采取不同的標準,8月3日,惠譽也下調與美國主權評級相關的市政債券評級至“AA+”,展望穩(wěn)定。
事實上,8月4日,同黨派的民主黨參議員曼欽的態(tài)度就截然相反,他表示歡迎惠譽評級傳達出的希望美國整頓財政的訊息。這是惠譽發(fā)出的“鳴槍警告”。同一天也有美聯儲官員對此事件發(fā)表觀點,巴爾金稱對惠譽下調美國評級不感到意外,這不會影響美聯儲的行動。
當然,政治經濟往往是不分家的,僅僅從經濟金融角度看待該事件而忽略背后的政治因素,在邏輯上是不嚴謹的。從華爾街大行和一些經濟學者的這次表態(tài)來看,筆者認為諸如惠譽和拜登政府演戲這一說在邏輯上似乎過于牽強。
諾貝爾獎得主、《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保羅·克魯格曼寫道:“即使按照惠譽自己的標準,這也沒有意義。這背后肯定有故事——但不管故事是什么,這都是惠譽的故事,而不是美國償付能力的故事。”
“惠譽的決定完全是荒謬的,”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教授、前總統奧巴馬首席經濟顧問杰森·弗曼說,“美國評級處于AAA級的范圍內,任何方面的微小變化都不應該有什么影響。”
8月3日,據CNBC報道,被稱為“華爾街話事人”的摩根大通CEO戴蒙就惠譽下調美國的評級后表示,這“并不那么重要”,美國信用良好,應該是全球最高評級,我們應該廢除債務上限,美國是最繁榮的國家。美聯儲可能需要將利率“再稍微提高一點”。
8月4日,美銀CEO莫伊尼漢表示惠譽的降級不會改變我們對美國信用的看法,美國以外的風險更大。
據8月3日CNBC報道,“股神”沃倫·巴菲特對惠譽下調美國評級并不在意,指出這不會改變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策略。巴菲特表示,“伯克希爾上周一和本周一分別買入了1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而對于下周一,我們的問題是要購買100億美元3個月期還是6個月期短期國庫券。有些事情無須擔心?!卑头铺刂赋觯@些擔憂是合理的,他并不贊同聯邦政府所做的一切,但這并不足以改變他對美國國債和美元的看法。
如果是演戲就不需要如此多的“重量級”人物站臺背書,也有人說可能是美國兩黨斗爭的產物,但問題是,信用評級被下調對國際買家增持美債的信心是負面的,說嚴重點威脅的是美國金融霸權,兩黨背后的金主恐怕斷不會拿此事作為工具。
2011年8月標普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后,重創(chuàng)了美國資本市場,此后標普就遭到美國政府的瘋狂報復,標準普爾總裁夏爾馬辭職,美國司法部開始起訴“標普”,要標普賠償50億美元,起訴維持了兩年,最后以標普認慫,庭外和解賠償10億美元結束。難道惠譽就不怕被報復嗎?
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是一家全球知名的信用評級公司,總部分設于紐約和倫敦兩地,在全球擁有50家分支機構和合資公司,為超過100個國家的實體提供服務?;葑u評級是國際商務支持與服務集團Fimalac,S.A.公司的子公司。Fimalac S.A.公司總部設于法國巴黎。2006年10月,惠譽設立了惠譽信用衍生品評級公司(DerivativeFitch),專門為抵押債務權益產品(CDO)和信用衍生品市場提供評級和全套綜合服務。惠譽培訓是惠譽旗下的另一家全資子公司,為金融專業(yè)人士提供分析技術培訓?;葑u評級的前身——惠譽出版公司最初是一家金融統計數據出版商,于1913年12月24日由John Knowles Fitch成立。它所服務的對象包括紐約證券交易所,擁有的主要出版物是《惠譽債券手冊》(Fitch Bond Book)和《惠譽股票和債券指南》(Fitch Stock and Bond Manual)。1924年惠譽發(fā)明了“AAA”到“D”評級體系。1975年,惠譽成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首批授予“國家認定的統計評級組織(NRSRO)”資格的三大評級機構之一(另兩家為穆迪和標準普爾)。1997年,惠譽與總部設于倫敦的IBCA信用評級公司合并,擴大了惠譽在全球范圍的市場份額,尤其是銀行、金融機構和主權的評級業(yè)務。合并之后,惠譽成為法國FIMALAC, S.A.的全資子公司。2000年4月,惠譽收購了總部設在芝加哥的Duff &Phelps信用評級公司,又于同年收購Thomson集團下的BankWatch評級公司。2005年收購了Algorithmics公司;美國赫斯特出版集團(Hearst Corporation)于2006年收購了惠譽集團20%的股份。
歐洲出身的惠譽選擇這個時間點很微妙,2022-2023年,為了抗擊惡性通脹,歐美都史無前例地加息和緊縮,大家的經濟和金融市場都有硬著陸風險,怎樣才能軟著陸從而最大程度避免資本流出就是一門藝術。此時爭奪稀缺的存量流動性是至關重要的,用權威的評級機構充當“打手”給自己臉上貼金,向別人身上潑臟水則是水到渠成的。
表面看似平靜的國際金融市場,實則早已暗流涌動。歐美金融資本集團,利益并不完全一致,筆者同時也認為此已屬于金融戰(zhàn)范疇,值得思考的一個邏輯可能是,國際上有重磅玩家對美國金融霸權發(fā)起了一次挑戰(zhàn),在華爾街全面金融收割之前搶先出手。除了歐美金融資本集團的爭斗,也不排除存在更多國際力量參與博弈。畢竟,在美國以北約為抓手深度控制歐洲的今天,僅靠法國喊獨立自主是無力的。
惠譽下調美國信用評級正值美國財政部準備大規(guī)模發(fā)債的當口,且是中長期美債,這必然影響國際買家的投標熱情,雖然不會立刻帶來美國金融市場的崩潰,但它是非常危險的信號。
盡管市場目前的主基調是不太會影響美國金融市場,但更大的風險是,市場將重新定價經濟放緩和衰退,也將對9月美聯儲是否加息進行重新定價,惠譽可能只是多米諾的第一張骨牌,對此投資者務必保持警惕?;蛟S在不經意間,“黑天鵝”隨時飛出......(趨勢邏輯方面的原創(chuàng)文章首發(fā)于公眾號“政金看市”,歡迎關注后第一時間閱讀)
標簽: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