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項:2021年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4020億元,同比增長16.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9293億元,同比增長2.3%。前三季度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61018億元,同比增長10.5%;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71373億元,同比下降8.8%。
1、受高基數(shù)和經濟放緩的拖累,9月公共財政收入單月負增長。非稅收入兩年平均增速年內首次負增長,而稅收收入的兩年平均增速連續(xù)6個月回升。分稅種看:1)股票市場成交活躍帶動證券交易印花稅增速在各稅種中最高。2)資源稅維持較高增速,主要因上游大宗漲價。3)地產相關稅收的兩年平均增速多數(shù)較前值回落,與地產成交下滑、土地市場降溫的趨勢一致。4)個人所得稅繼續(xù)高增,主因工資薪金穩(wěn)定增長、以及股權等財產轉讓收入較快增長。5)企業(yè)所得稅兩年平均增速小幅回升,前三季度工業(yè)企業(yè)利潤增速或有改善。6)國內消費稅增速回升,但仍在拖累整體的稅收增長。7)PPI同比高位繼續(xù)推動國內增值稅的兩年平均增速回升。
2、公共財政支出未明顯發(fā)力,也沒有繼續(xù)向基建領域傾斜。9月公共財政支出的同比和兩年平均同比,都大幅回落到負值,且再度低于公共財政收入的增速,9月單月財政赤字也低于前三年同期均值,總體而言“后置”的財政支出在9月還沒有明顯發(fā)力。累計支出增速的兩年平均同比,以及單月支出中投向基建的比例,9月都較前值回落,意味著公共財政支出結構沒有繼續(xù)向基建傾斜,公共財政對基建投資的支持仍在蓄力中。
3、政府性基金支出提速。受土地市場降溫影響,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繼續(xù)下滑。但在專項債發(fā)行加快的支撐下,單月支出的兩年平均同比從前值8.9%大幅提高到16.1%。四季度有1.1萬億新增專項債額度,財政部領導近日稱爭取在11月底前發(fā)行完畢。專項債密集發(fā)行,加之土地招拍掛到繳納土地出讓金之間存在時滯,四季度政府性基金支出仍有較快發(fā)力基礎。
4、今年財政還有較大發(fā)力空間,十四五重大項目正加快開工。若嚴格執(zhí)行預算,今年四季度公共財政和政府性基金兩本賬的支出同比和兩年平均同比分別可達18.6%、20.6%,明顯高于今年前三季度的-1.1%和2.1%。在《十四五重大項目全解析:總量、構成、進展與效應》中,我們研究發(fā)現(xiàn)重大項目對今年基建投資起到了托底作用。十四五重大項目近期已加快開工,9月全國共有23個省市開工重大項目6646個、環(huán)比增加206%,總投資額4.0萬億、環(huán)比增加115%;10月至今已有河南、湖南、四川等多個省份集中開工本地重大項目,總投資近萬億元。資金籌集和項目儲備同時加快,預計四季度基建投資將出現(xiàn)修復
一
高基數(shù)和經濟放緩,令9月公共財政收入負增長
受高基數(shù)和經濟放緩的拖累,9月公共財政收入單月負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公共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6.3%(圖表1),兩年平均增速為4.3%,較1-8月的4.7%有所回落。拆分來看,前三季度稅收、非稅收入的累計同比分別為18.4%、5.4%(圖表2),稅收兩年平均增速5.3%,已連續(xù)6個月回升;非稅收入兩年平均增速從1.3%下降到-0.8%,年內首次轉負,主要原因是“降費”工作持續(xù)推進。根據(jù)財政部測算,今年出臺實施的減稅降費政策,預計全年為市場主體減負將超過7000億元。9月單月的公共財政收入同比下降2.1%,兩年平均增速為1.2%,較8月的4.0%較快回落。根據(jù)財政部領導的介紹,公共財政收入9月單月增速轉負,主要是受到去年同期一次性收入抬高基數(shù),以及部分經濟指標增幅回落的影響,剔除一次性因素后增長4%。稅收和非稅收入9月單月分別同比增長4.1%和下降20.5%,兩年平均增速從上月的7.6%和-11.1%,下滑到6.1%和-13.1%,非稅收入仍是主要支撐。
分稅種來看:1)股票市場成交活躍帶動證券交易印花稅增速在各稅種中最高。前三季度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增長40.0%,兩年平均增速從44.0%進一步提高至46.5%,顯著高于其它稅種。這與A股市場成交放量有關,滬深兩市9月日均成交金額達1.37萬億元,是2015年7月至今最高的1個月。2)資源稅維持較高增速,可能和上游大宗漲價有關。前三季度資源稅同比增長35.3%,兩年平均增速從前8個月的9.4%提高到11.0%,主要原因是上游大宗漲價推升資源稅應稅收入。3)地產相關稅收的兩年平均增速多數(shù)較前值回落,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和耕地占用稅的兩年平均增速分別從前值7.6%、5.8%和-11.4%,下降到5.7%、4.3%和-12.8%,與地產成交下滑、土地市場降溫的趨勢一致。近期地產調控對政策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的一些過激行為糾偏,滿足剛需購房和開發(fā)商的合理融資需求,或只能延緩地產相關稅收放緩的節(jié)奏,而難改下行趨勢。4)個人所得稅繼續(xù)高增,前三季度同比增長21.6%,兩年平均增速從14.1%小幅提高到14.2%,主要因工資薪金穩(wěn)定增長、以及股權等財產轉讓收入較快增長。5)企業(yè)所得稅兩年平均增速小幅回升,前三季度工業(yè)企業(yè)利潤增速或有改善。前三季度企業(yè)所得稅同比從前值18.7%提高到18.8%,兩年平均增速從6.0%提高到6.3%。6)國內消費稅增速回升,但仍在拖累整體的稅收增長。前三季度國內消費稅兩年平均增速從2.6%提高到3.3%??紤]到國內消費尚不具備明顯反彈的基礎,消費稅可能還將拖累稅收增長一段時間。7)PPI同比高位推動前三季度國內增值稅增長17.4%,兩年平均增速從0.5%提高到0.8%。
二
公共財政支出未見發(fā)力
9月財政支出節(jié)奏放慢。前三季度公共財政支出同比2.3%,較前值3.6%明顯回落,兩年平均同比也從0.7%降低到0.2%。公共財政支出當月同比從上月的6.2%大幅下滑到-5.3%,兩年平均增速也從7.5%下降到-3.2%。財政支出的單月兩年平均同比,8月年內首次高于收入增速,9月又再度低于財政收入的增速,“后置”的財政仍未現(xiàn)明顯發(fā)力跡象。分中央和地方兩級政府看,前三季度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同比下降1.6%,兩年平均同比下降1.9%,體現(xiàn)了中央嚴格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3.0%,兩年平均同比從1.5%下滑到0.5%,地方財政支出節(jié)奏仍較慢(圖表4)。
財政赤字使用率有所提高。今年前三季度公共財政收入預算完成進度為83.0%,比2018-2020年的同期均值高4.3個百分點(圖表5)。若今年前三季度公共財政收入占全年比例與前三年同期的均值相同,可估算得全年一般公共預算將超收5.4%。前三季度公共財政支出完成進度為71.7%,略高于去年同期的70.7%,但要明顯低于2018年(77.8%)和2019年(75.9%)。前三季度公共財政收支完成進度差為11.3%,低于前8個月的13.8%。9月單月的公共財政赤字為9990億,低于前三年9月的均值1.09萬億,也能印證9月財政支出并未明顯發(fā)力。前三季度累計公共財政赤字1.53萬億,赤字使用率為29.1%,較前8個月的10.1%有所提高,但提高速度慢于季節(jié)性,累計財政赤字使用率也要比前三年同期的均值低31.4個百分點(圖表6)。
公共財政支出也未向基建領域傾斜。前三季度,債務付息支出同比4.2%,兩年平均增速雖從10.5%小幅下滑到10.3%,但在公共財政各主要支出分項中仍是最高的;用于社保就業(yè)、衛(wèi)生健康和教育等基本民生領域的公共財政支出兩年平均同比分別為5.3%、3.1%和1.6%,較前8個月的降幅都超過1個百分點;公共財政投向與基建有關的農林水事務、交通運輸、節(jié)能環(huán)保和城鄉(xiāng)社區(qū)事務的總支出兩年平均增速,從前8個月的-7.6%下滑到-8.2%,降幅和公共財政支出的基本持平(圖表7)。從單月的公共財政支出結構看,9月投向民生領域的比例為34.7%,在連續(xù)5個月下降后有所回升,可能與9月國內多點散發(fā)疫情和新學期開始有關;投向基建類的占比26.2%,較8月的回落0.1個百分點。可見,無論是從累計增速,還是從單月的支出結構看,9月公共財政并沒有繼續(xù)向基建領域傾斜,公共財政對基建投資的支持仍在蓄力中。
三
地方專項債加快,政府性基金支出亦提速
地方專項債發(fā)行加快后,政府性基金支出也有所提速。前三季度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10.5%,兩年平均增速為7.1%,均較前值14.2%、8.1%回落,國有土地出讓收入增速放緩是其主因(圖表9)。第二次集中供地重啟后,在全國一盤棋“穩(wěn)地價”下,土地市場降溫明顯,北京第二次集中推出的地塊延期出讓率也達到六成。即使近期地產融資端有所松動,但調控不會轉向,政府性基金增速大概率將繼續(xù)回落。前三季度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從-7.3%下滑到-8.8%,但兩年平均增速從6.0%提高到7.5%,9月單月支出的兩年平均增速更是從8.9%大幅提高到16.1%。政府性基金收支進度差,從前8個月的11.7%,收窄到10.2%(圖表10)。總的來說,9月政府性基金支出繼續(xù)加快,地方專項債發(fā)行提速是主要原因。今年前三季度新增專項債發(fā)行進度為68.2%,明顯低于往年,四季度還可發(fā)行1.1萬億。根據(jù)財政部領導介紹,要爭取在11月底前發(fā)行完畢??紤]到新增專項債集中發(fā)行,以及土地招拍掛到繳納土地出讓金之間存在時滯,我們認為今年四季度政府性基金支出將繼續(xù)較快發(fā)力。
關于我們| 廣告報價| 本站動態(tài)|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所有| 信息舉報|
聯(lián)系郵箱:905 144 107@qq.com
Copyright©2011-2020 m.09115.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