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xù)受大環(huán)境影響,加上疫情肆虐,全球車市承壓。
根據歐洲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ACEA)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歐盟(EU)、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和英國的乘用車銷量共計510萬輛,同比下滑39.5%,為十幾年來的最低水平。
無獨有偶,大洋彼岸的中國車市也陷入低迷。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6月全國汽車產銷分別為1011.2萬輛和1025.7萬輛,同比下降了16.8%和16.9%。
“平均分”尚且如此,部分車企“2020年期中考”表現不佳,亦在情理之中。據統(tǒng)計,無論是合資品牌、自主品牌還是造車新勢力,這場“大考”的成績普遍不理想。
上半年中國車市走勢是怎樣的?各家車企的表現分別如何?中國車市下半年會變好么?我們將在下文給出答案。
01
上半年車市呈V型走勢
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開始肆虐,導致生產端車企停產停工,消費端經銷商關門歇業(yè)、消費者線下消費行為驟減,汽車行業(yè)整體受到“重創(chuàng)”。中國汽車制造中心之一的湖北省,恰好又是此次疫情的重災區(qū),這對中國汽車行業(yè)的巨大打擊不言而喻。
中國汽車銷量在2月遭遇“斷崖式”下跌,當月僅售出31.3萬輛,同比跌幅高達79.1%。一夜間,中國車市倒退回2006年的水平。
但疫情導致的銷量嚴重下跌畢竟是短暫現象,當疫情“黑天鵝”飛走后,中國汽車銷量逐漸回暖,3-6月銷量逐漸回升。
總體而言,中國汽車銷量在1-6月呈現出兩頭高、中間低的V型走勢,疫情肆虐的2月是谷底,4月以后已恢復至1月的水平。
02
上市車企銷量目標
完成情況堪憂
我們整理了銷量排名前10位的國內上市車企2020年上半年銷量及全年目標完成情況。除了長安汽車、江鈴汽車的銷量同比微漲外,其他8家均出現了同比下跌。
東風集團、北汽集團、廣汽集團、吉利汽車、長城汽車的跌幅雖與車市大盤相近,但并未跑贏大盤;上汽集團、比亞迪汽車跌幅遠超大盤,甚至超過30%。
對照各大上市車企設定的2020年銷量目標,在上半年的“寒流”中,各家目標完成情況亦不理想。
我們通過整理發(fā)現,2020年1-6月,未有車企銷量目標完成過半,畢竟在疫情的沖擊下,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如果以既定目標的40%為分界線,有3家車企成功“上線”,分別為長安汽車、江淮汽車、江鈴汽車。其中,長安汽車表現突出,旗下合資品牌長安福特在今年上半年銷量達9.75萬輛,同比增長30%;此外,長安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達42.04萬輛,同比增長6.64%。
目標完成率處在30%-40%之間的共有6家車企,分別為上汽集團、東風集團、北汽集團、廣汽集團、吉利汽車、長城汽車。這六家車企均是中國汽車行業(yè)的“主力軍”,在疫情相對可控的下半年,他們仍然存在沖擊目標銷量的機會。
03
合資品牌幸免于難?
不存在的
車市“跌跌”不休,合資品牌也扛不住了。
我們整理了銷量前10的合資汽車品牌上半年的銷量情況。除廣汽本田外,其他車企的銷量都處于下滑態(tài)勢。銷量遙遙領先的一汽大眾同比下跌2.9%,而上汽大眾、上汽通用的同比跌幅都超過了30%。
從總體銷量來看,大眾依然是國內最受寵的品牌,一汽大眾與上汽大眾合計達142.1萬輛,支撐起中國乘用車市場20%的份額。
大眾在中國深耕多年,旗下產品覆蓋不同價位的細分市場。
今年5月底,大眾集團宣布將收購江淮汽車50%股份、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全新的合資公司將進一步幫助大眾集團擴大國內市場。
但如此強勢的大眾也未能幸免墜入上半年銷量下跌的泥潭。我們認為,除疫情的原因外,“中保研碰撞事件”給上汽大眾帶來的品牌創(chuàng)傷進一步也影響了其銷量。
實現同比正增長的廣汽豐田在眾多合資車企中表現搶眼,得益于2019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的一系列新品布局。2019年年中,廣汽豐田雷凌迎來換代,威蘭達則在今年1月正式登陸市場。
另外,東風日產、廣汽本田、東風本田上半年銷量表現均與大盤接近,一汽豐田與北京奔馳雖然銷量同比下跌,但仍跑贏了車市大盤,華晨寶馬銷量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表現較為突出。
04
造車新勢力接連退場,
兩極分化更加明顯
大疫之下的2020年,造車新勢力迎來重大洗牌。
6月23日,曾和媒體、營銷公司甚至員工輪番“開戰(zhàn)”的江蘇賽麟上海分公司被查封,董事長王曉麟因涉嫌犯罪被正式刑事立案。王曉麟遠遁國外,賽麟汽車也不復存在。
博郡汽車從2019年11月至今持續(xù)拖欠員工薪資。今年6月中旬,該公司宣布全員待崗,半個月后便被上海閔行區(qū)人民法院查封。資金鏈斷裂、得不到外部扶持等原因導致其未能進入新能源產業(yè)的下半場競爭。
已經擁有工廠和生產資質、并完成試制、等待車輛量產的拜騰汽車宣布自7月1日起暫停中國內地業(yè)務運營。同時,拜騰在北美和德國的辦公室也已根據當地法律,啟動破產申請程序。從融資84億到資金鏈斷裂,拜騰汽車證明了脫離實際的理想主義在汽車制造業(yè)難以落地。
從資本熱捧到頻繁“暴雷”,接受大浪淘洗后,造車新勢力中的裸泳者紛紛浮出水面。行業(yè)競爭進入馬太效應凸顯的后半賽程。
在大批公司走向死亡的同時,頭部造車新勢力正通過量產交付自證實力。但即使規(guī)模盈利指日可待,這些企業(yè)仍需合理規(guī)劃資金、控制成本。用產品力和銷量說話,市場自會給出答案。
我們整理了部分中國造車新勢力上半年的銷量情況。
其中,蔚來汽車表現亮眼,同比增長高達83.8%。蔚來上半年賣出的14072輛車中,ES6貢獻了11711輛。7月18日,蔚來第50000部整車下線,產銷規(guī)模在造車新勢力中暫時領先。
2020年年初,蔚來多次被傳陷入資金困境,其轉危為安離不開合肥政府這位白衣騎士。今年4月,蔚來中國總部落戶安徽合肥,換來70億元的戰(zhàn)略投資和104億元的銀行綜合授信。
理想汽車首款量產車理想ONE于2019年底交付,用半年時間躍居銷量第二。截至6月中旬,理想ONE累計交付量已達10000輛。
此外,威馬、小鵬、合眾的2020上半年銷量也都位居前列,與上述兩家企業(yè)相差不遠,仍然具備強大的競爭力和想象空間。
但在前五名之外的造車新勢力甚至在半年時間內難以實現銷量突破1500輛。在需要依靠規(guī)模效應的車市,這樣的銷量水平難以支撐其后續(xù)發(fā)展。那些難以投產的造車新勢力的未來則更加艱險。
05
上百項政策刺激車市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創(chuàng)中國實體經濟。2月16日,《求是》雜志刊登了國家領導人2月3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的講話,提出積極穩(wěn)定汽車等傳統(tǒng)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qū)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的建議。
自2018年以來,中國汽車銷量持續(xù)下降。對車市來說,急需有效政策的來刺激。根據中國汽車工業(yè)信息網政策數據庫統(tǒng)計,2020年1月1日到6月12日,中國共出臺與汽車相關的國家政策320個、地方政策187個。其中,有關消費環(huán)境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政策分別有124個和90個,是出臺政策最多的兩大領域。
4月23日,財政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fā)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聯合發(fā)布了《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兩年,這也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發(fā)展奠定了政策基礎。
我們認為,中國車市能夠在二季度出現觸底反彈,部分受益于汽車行業(yè)刺激政策的推進與落實。
06
結語
2020年的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中國車市雖然整體下滑,但呈現了逐漸回暖的態(tài)勢。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有效控制,下半年的中國車市有望恢復常態(tài)化發(fā)展,汽車消費需求也將逐漸釋放。
但無論是傳統(tǒng)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面臨的危機與挑戰(zhàn)依然存在。各車企距離自己的全年目標仍有一大段距離需要沖刺,國家對于汽車消費的政策基礎已然奠定,期待車企們可以在下半年“守得云開見月明”。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