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汽車訊 4月26日,據(jù)央視財經報道,當前氫能重卡的高成本是制約大范圍應用的關鍵因素。由于補貼額度較高,除了氫能示范城市群之外,其他區(qū)域還未大范圍推廣。以一輛氫能重卡為例,目前氫燃料電池系統(tǒng)的成本占到整車成本的近50%。隨著氫能車輛保有量的增加,核心零部件量產,成本有望快速下降。
業(yè)內人士介紹,“今年或許是成本下降的拐點,氫燃料電池由原來的每千瓦萬元級降到千元級,由千元級往百元級的方向邁進。”如果把氫燃料電池比作“心臟”,氫能車的運行還少不了為其提供“血液”的儲氫瓶。由于核心材料碳纖維的成本較高,儲氫瓶的價格也居高不下。在上海石化(600688),大絲束碳纖維已經實現(xiàn)了國產化,下一步有望推廣到儲氫瓶的制造當中,降低相關成本。
專家表示,氫燃料車輛成本有望在2025年大幅下降,在更多區(qū)域實現(xiàn)應用推廣。
標簽: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