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槿的品種簡介
黃槿為常綠小喬木,其花冠為鐘型,因為在臺灣鄉(xiāng)間常用黃槿的葉片做包裹粽餅,所以又叫糕仔樹。黃槿不但可以用作觀賞,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在我國的華南、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qū)均有分布。
黃槿的花兩性,單生,腋生。常數(shù)花排列成聚散花序,總花梗長4-5cm;花梗長1-3cm,基部有1對托葉狀苞片;小苞片7-10,線狀披針形,被絨毛,中部以下連合成杯狀;萼長1.5-2.5cm,基部合生,萼裂5,外具附萼(總苞),附萼5裂;花瓣5枚,披針形,被絨毛;花冠鐘形,直徑6-7cm,花瓣黃色,內面基部暗紫色,倒卵形,長約4.5cm,外面密被黃色星狀柔毛;雄蕊往長約3cm,平滑無毛;花柱枝5,被細腺毛。雨果卵圓形,長約2cm,被絨毛,果爿。木質。種子光滑,腎形。
中文學名:黃槿
拉丁學名:Hibiscus tiliaceus
別稱:糕仔樹、桐花、鹽水面夾果、樸仔、欖麻、海麻、海羅樹、弓背樹。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錦葵目
亞目:亞科類植物
科:錦葵科
族:木槿族
屬:木槿屬
種:黃槿
分布區(qū)域:主要分布華南
細胞分裂方式:有絲分裂
英文名:Cuban Bast
詞條相冊
黃槿的人工栽培要點
黃槿是陽性植物,喜陽光,并且生性強健。由于黃槿的抗風力強,所以有防風定沙的功效,也非常適合在海邊種植。黃槿在盛花期時,枝梢的黃花非常多,是非常優(yōu)雅的觀花樹,那么如何才能養(yǎng)好黃槿呢?
一、水肥管理
當枝條開始萌動時,應及時追肥,以速效肥為主,促進營養(yǎng)生長;現(xiàn)蕾前追施1~2次磷、鉀肥,促進植株孕蕾;5~10月盛花期間結合除草、培土進行追肥兩次,以磷鉀肥為主,輔以氮肥,以保持花量及樹勢;冬季休眠期間進行除草清園,在植株周圍開溝或挖穴施肥,以農家肥為主,輔以適量無機復合肥,以供應來年生長及開花所需養(yǎng)分。長期干旱無雨天氣,應注意灌溉,而雨水過多時要排水防澇。
二、整形修剪
新栽植的黃槿植株較小,在前1~2年可放任其生長或進行輕修剪,即在秋冬季將枯枝、病蟲弱枝、衰退枝剪去。樹體長大后,應對黃槿植株進行整形修剪。整形修剪宜在秋季落葉后進行。
直立型黃槿枝條著生角度小,近直立,萌芽力強,成枝力相對較差,不耐長放,可將其培養(yǎng)改造成有主干不分層樹形,主干上選留3~4個主枝,其余疏除,在每個主枝上可選留1~2個側枝,稱為有主干開心形。
黃槿常用的繁殖方法介紹
黃槿的栽培難度并不高,由于黃槿的經(jīng)濟價值比較高,即可用于觀賞,還可入藥,又能作為行道樹或防風樹,所以人工培育的比較多。黃槿可以通過播種及扦插的方法進行繁殖,小編就為你介紹一下黃槿的這兩種繁殖方法,有興趣的花友們可以跟著小編一起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