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童子的品種簡介
熊童子為景天科銀波錦屬多肉植物,為被子多肉植物,由于熊童子的葉片有著絨毛,并且外形酷似熊掌,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不過熊童子在炎熱的夏季如果不注意養(yǎng)護的話,很容易出現(xiàn)死亡的情況。
熊童子為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植株多分枝,呈小灌木狀,莖深褐色,肥厚的肉質葉交互對生,葉片卵形,長2厘米至3厘米,寬1厘米至2厘米,頂部葉緣有缺刻,葉表綠色,密生白色短毛。
中文學名:熊童子
拉丁學名:Cotyledon tomentosa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薔薇目
科:景天科
屬:銀波錦屬
種:熊童子
分布區(qū)域:非洲的納米比亞
詞條相冊
熊童子的栽培要點
熊童子的外形非常漂亮,很多多肉愛好者總是會栽培一盆熊童子。但是熊童子的栽培難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熊童子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
冬季嚴格控制澆水,保持盆土干燥,能耐5℃的低溫。栽培 中要避免長期雨淋,也不要經常向植株噴水,否則水滴滯留在葉片的絨毛中,會形成難看的水漬斑,影響觀賞。
熊童子株形不是太大,分枝繁多,可以剪側枝扦插,也可以葉片繁殖。葉片就平鋪在土表,陰涼通風就可以,不用理會,慢慢會長出新葉片。
長根就可以給水了。枝條扦插更加簡單,把健康的老枝條扦插在微微濕潤的沙土就可以。陰涼通風15到20天基本會長根,扦插應該選擇春季和秋季,葉片繁殖除了冬天,其他時候都可以。
要注意每1~2年換盆一次,宜在春季進行,盆土要求中等肥力、且排水性良好的沙質土壤,可用粗砂或蛭石、園土、腐葉土各1份,混勻后配制使用。
熊童子的扦插繁殖方法介紹
熊童子是比較常見的多肉植物,很多多肉愛好者都是因為熊童子才入的“多肉坑”,和其他多肉植物不同的是,熊童子通過葉插是很難成功繁殖的,往往扦插的繁殖方法更容易成功。
熊童子的繁殖最好選擇的春秋兩季進行,氣溫大約在23度左右,這時熊童子停止休眠開始生長,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成活率。 熊童子繁殖時選擇健康葉片飽滿的枝條在植物4-6對下面剪下枝條,陰涼通風處晾干枝條傷口處。
將晾干傷口的枝條插入土壤中,放在陰涼通風處等待發(fā)根,因為這時的枝條沒有根,暴曬會造成植物葉片水份大量蒸發(fā),造成植株干枯。枝條扦插的土壤最好選擇蛭石+珍珠巖+泥碳土的混合土這樣便于植物的發(fā)根。
等枝條出根后就可正常的進行澆水管理了。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等待收貨一大盤熊爪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