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稱作中國“北極”的黑龍江省漠河市北極村,一直流傳著關于北極光的話題。也正因此,每年都有大量游客造訪這個邊境上的小村莊。
來北極村旅游,一定要看看小村莊的夜景。冬天,透紅的大燈籠、絢麗的冰燈和白雪交相呼應,夏天,五彩斑斕的霓虹閃耀在黑龍江上。
可是在幾年前,這樣的場景還是北極村人難以想象的“奢侈”場景。把時鐘撥回到2007年,北極村還是個不通“長電”的村落,別說搞旅游,生活用電都沒有保障。
“那時候村里用電就靠一個小型柴油發(fā)電機,村里也沒多少人,不過幾十戶人家。如果晚上沒電了,那就睡覺,因為再來電就是明天晚上的事兒了。”北極村村民李桂英說。
為了帶動村民致富,推動大興安嶺林區(qū)深處的北極村發(fā)展旅游業(yè),2007年北極村接入國家電網,小村莊里成立了中國最北的供電所——北極供電所。呂建生和王少亭,是這個供電所僅有的兩名員工。
隨著北極村的旅游產業(yè)越來越興盛,這個小村子的用電負荷與日俱增,保障家庭旅館、旅游景區(qū)用電安全的責任,全都壓在了兩個人的身上。
“現(xiàn)在大家都搞起了旅游,電對大家太重要了,供電所就我們倆,也沒啥上下班之分,不論白天還是晚上,有事兒大家隨時找我。”呂建生說,接到村民們的電話,他倆從來不拒絕。
“現(xiàn)在通信發(fā)達了,我們建立了用電服務群,有啥通知及時在群里和大家說。除了用電,村民們有啥大事小情也愿意在群里說。”王少亭說。
除了北極村的供電外,北極供電所還管轄著周邊20余公里的架空線路和70余公里的地埋電纜線路,許多線路鋪設的地方都在山林里。為了供電安全,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沿著線路巡線。冬天,北極村的氣溫常常低于零下40攝氏度,雪深的地方有一米多,巡線時摔倒,衣帽鞋靴里灌雪對他們來說已經如同家常便飯。
北極村的景色對游人們來說是新鮮的,對工作在這里的人們來說,卻是枯燥的。到今年為止,呂建生和王少亭已經搭檔超過十年。
“北極村并不大,總是那些人、那些事兒,剛開始時多多少少有些不適應,現(xiàn)在已經習慣了,這幾年看著許多貧困鄉(xiāng)親們通過發(fā)展旅游富起來,挺有成就感,也算是通過自己的工作,給北極村的發(fā)展使上了自己的勁兒。”呂建生說。
人們對于光,從來都有著天然的向往。夜幕來臨,北極村的一盞盞燈光點亮,它們照亮了黑龍江畔的北極村,匯聚成一片“北極光”。(記者馬曉成、謝劍飛、王鶴)
標簽: 北極村發(fā)展旅游業(yè)
熱門
關于我們| 廣告報價| 本站動態(tài)|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所有| 信息舉報|
聯(lián)系郵箱:905 144 107@qq.com
Copyright©2011-2020 m.09115.cn All Rights Reserved